本書收錄太宰治最著名的三部作品:《斜陽》、《維庸之妻》和《人間失格》。
《維庸之妻》借妻子之口,講述了一個因生來容易受到傷害的心靈為莫名的不安所攫住,以致終日借酒澆愁的詩人的故事。頹廢墮落的緣故,被妻子一語中的:像玩撲克牌一樣,負的全部收齊,就交成了正的。 一九四七年,太宰治發表了《斜陽》。這部以沒落貴族家庭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日本的《櫻桃園》,描寫了戰後這一道德過渡期的犧牲者的悲劇,為他贏得了如潮的贊美。他臨終前寫成的《人間失格》,可以說是他整個一生的自畫像,從中可以看到他從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喪失為人資格的過程,被譽為日本文壇不朽的傑作,是太宰文學的總清算。
光緒帝載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于河北易縣崇陵。 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國之君”,積極支持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光緒帝沒有勇氣沖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戚戚,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清王朝瀕于覆滅的邊緣。
陸羽(733一804),字鴻漸,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因著《茶經》而名揚四海,被譽為“茶聖”、“茶宗”、“茶祖”、“茶仙”、”茶神”。他出身于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幼好學,唐天寶十一年(752)出巴山,涉峽州,考察茶事,結識不少社會名流。22歲,陸羽潛心于茶事研究和著述。至乾元三年(760),開始隱居湖州苕溪一帶搜集采茶、制茶、飲茶的資料,四年後,他根據32州調查資料,寫成《茶經》初稿。其後,在大量讀書,翻閱資料的基礎上,《茶經》才被修訂成書,出版于建中元年(780)。《茶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寫到了。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而且也說明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這是迄今為止全面介紹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投資、學習與人生心得的一本書,讓我們工作、生活決策水准全面提升的智慧寶典!《窮查理寶典》完整收錄了查理芒格的個人傳記與投資哲學,以及過去20年來芒格主要的公開演講和媒體訪談。書中11篇講稿全面展現了這個傳奇人物的聰明才智;“芒格主義:查理的即席談話”一章收錄的是他以往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會上犀利、風趣的評論。貫穿全書的是芒格的聰慧、機智,其令人敬服的價值觀和深不可測的修辭天賦。他擁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從古代的雄辯家,到近代歐洲文豪,再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名人名言他能信手拈來。他的獨特思維方式,他對商業倫理的“潔癖”,他對終身學習的強調,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商業社會取得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