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個難以捉摸的謎,也是一個永恒不朽的傳奇。這個謎一樣的男子,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熟悉,卻又那麼陌生。陌生到我們只知道這個名字,只知道他是詩人。他是一個僧人,卻寫盡了凡塵俗世的情與愛,他的情詩猶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無數男女的心房。他的傳奇、他的故事讓人們為之著迷。
倉央嘉措在藏南的山野中長大,向往自由和愛情。他不在乎什麼身份地位,扮作俗人模樣在拉薩夜晚游樂,享受酒館里醇美的青稞酒,享受與姑娘們的愛情。他的情詩就這樣源源不斷地從酒肆傳到雪域的四面八方。如果僅僅沉溺于情愛,倉央嘉措不會受到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喜愛。真實的倉央嘉措是一位富有才華的詩人。他的詩歌在西藏流傳很廣,普通的小攤上都能買到他的詩集——一種藏文刊印的小冊子。

講述了一名非洲部落英雄的故事以及英國殖民者入侵前伊博族人的生活實況,被稱為非洲英語小說中的傑作,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刻畫了一個信奉傳統的英雄形象主人公奧貢喀沃是個很有毅力充滿智慧的人,終其一生致力于克服軟弱的父親在他心里下的陰影,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同鄉鄰里之間贏得了極高的聲望,一度被讀者奉為類似希臘悲劇中的失敗的英雄。文中充滿了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關懷,社會苦難、傳統的人文主義、社會凝聚力與作者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構成了珠聯璧合的極致。《瓦解》不但是阿契貝最著名的小說,也是非洲文學里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以來,全球售出了1000萬冊,被譯成50種文字,讓阿契貝成為非洲文壇有史以來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作家。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源于此。其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曆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基地》(Foundation,意為地基、基石。),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後來發展成“基地系列”),1955年曾以《千年計劃》(The 1,000-Year Plan)為名,收錄在“雙重王牌叢書”(Ace Double),第D-110號叢書。這部短篇集里其中的4篇故事,原載于1942年到1944年之間的《驚奇雜志》(Astounding Magazine,但是不同標題),第5篇則是集結成書時加進去的。幾十年後,阿西莫夫又追加兩本前傳,之後也授權其他作家為這個系列編寫新的故事。

當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的區委會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工作。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這時期著有大量文學作品如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曆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于後來的清醒、冷峻,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成長總是個讓人煩惱的命題。成長有時會很緩慢,如小溪般唱著叮咚的歌曲趟過,有時卻如此突如其來,如暴雨般劈頭蓋臉……三個孩子因為小鎮上的幾樁冤案經曆了猝不及防的成長——痛苦與迷惑,悲傷與憤怒,也有溫情與感動。這是愛與真知的成長經典。《殺死一只知更鳥》獲1961年普利策獎。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英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小說之一。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100名銀幕英雄與惡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師名列英雄第一位。作為史上最受喜愛的小說之一,《殺死一只知更鳥》已獲得顯赫聲譽。它贏得過普利策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范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並曾被拍成,備受歡迎的電影。

“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周梅森潛心八年、六易其稿,寫就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根據本書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被譽為“2017開年大劇”、“中國頂級政治劇標杆”,由陸毅、張豐毅等40余名實力戲骨聯袂出演!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千萬,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里吃炸醬面。當這位腐敗分子的面具被最終撕開的同時,與之案件牽連甚緊的H省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卻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偵察手段逃脫法網,流亡海外。案件線索最終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項目引發的一家H省國企大風服裝廠的股權爭奪,牽連其中的各派政治勢力卻盤根錯節,撲朔迷離。H省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的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精明干練的侯亮平臨危受命,接任陳海未完的事業……

本書是國際名醫吳永志博士用生命換來寶貴的救命飲食生活經典處方,凝聚了他三十多年來多方位學習、試驗、求證的臨床精華。他在書中闡述了自己寫書的緣由與目的、介紹了血型決定你吃什麼最健康、說明了抗癌養生的生理時鍾、揭示了改善體質的飲食方法和生活方式、公開了15種含抗癌抗病植物生化素的食材、分享了24種抗癌抗病蔬果汁的制作方法、傳授正確飲食,改善體質,自療疾病,掌握健康的處方。這套顛覆性的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贏得多位國王、總統、企業家、牧師、中西醫生、治療師等各界名流的肯定,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該書在台灣出版以來,曾引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香港等地讀者的熱烈反響。

陸羽(733一804),字鴻漸,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因著《茶經》而名揚四海,被譽為“茶聖”、“茶宗”、“茶祖”、“茶仙”、”茶神”。他出身于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幼好學,唐天寶十一年(752)出巴山,涉峽州,考察茶事,結識不少社會名流。22歲,陸羽潛心于茶事研究和著述。至乾元三年(760),開始隱居湖州苕溪一帶搜集采茶、制茶、飲茶的資料,四年後,他根據32州調查資料,寫成《茶經》初稿。其後,在大量讀書,翻閱資料的基礎上,《茶經》才被修訂成書,出版于建中元年(780)。《茶經》的內容十分豐富,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飲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寫到了。他寫工具和器皿的運用,不僅說明了技術問題,而且也說明了文化的演變和區別。

《肖申克的救贖》是斯蒂芬·金最為人精精樂道的傑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說。其英文版一經推出,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冠軍之位,當年在美國狂銷二十八萬冊。目前,這《肖申克的救贖》已經被翻譯成三十一種語言,同時創下了收錄的四篇小說中有三篇被改編成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記錄。其中最為人精精樂道的便是曾獲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贖》(又譯《刺激一九九五》)。這部小說展現了斯蒂芬·金于擅長的驚悚題材之外的過人功力。書中的另兩篇小說《納粹高徒》與《尸體》拍成電影後也贏得了極佳的口碑。其中《尸體》還被視為斯蒂芬·金最具自傳色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