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的曆史紛亂混雜,堪稱是一段由一些有著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書寫成的曆史。 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這些叛逆者,還是崇禎,袁崇煥,這些當權者,亦或是吳三桂,耿精忠這些背叛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曆史才變得大氣起磅礴,波瀾起伏。 想要把這一段曆史寫好,自然要描繪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不論他的立場如何,我們站在曆史長河的邊緣上旁觀,他們不過是這條長河里的一朵浪花。 冷眼看世界,就是我們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冷眼看曆史也是我們目前生活的一種追求。 曆史長河已經流淌到了我們的腳下,我們大可站在河邊,准備迎接我們的曆史。

公元1644年,崇禎帝砍殺皇宮嬪妃、公主等女眷,逃亡煤山,絕望中在一棵歪脖子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繼任者弘光帝朱由崧,卻是扶不起的阿斗,只知沉湎酒色。掌握朝廷實權的馬士英、阮大鋮等人也是醉生夢死,利用手中的權力,賣官蠰爵。大順、大西、南明,依然互相爭斗,內耗不斷,腐爛透頂。清軍氣勢如虹,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黑暗的時代,這是最絕望的時代。唐寧空降至此,不由發出一聲發自肺腑的感嘆挖草。人如果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麼分別?雖然唐寧有些時候也想做一條咸魚。但是,頭可斷,發型不可亂,為了不留辮子,唐寧只能試著說不,畢竟老天總算送給他一個二戰德軍的地下軍火庫,有了些說不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