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紀實小說列表
  • 元史
  • 曆史名人
  • 60篇 完結
  • 2009-01-28
  • 記錄中國元代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宋濂、王祎主編。全書210卷,包括本紀47卷、志58卷、表8 卷、列傳97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曆史。明洪武元年(1368),即元亡的當年,朱元璋下令編修《元史》。第二年,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祎為總裁,趙塤等16人為纂修,于南京天界寺開局編寫,全部編撰工作曆時只331天。由于成書倉促,而且出于眾手,出現了不少謬誤,曆來就遭到學者們的非難。所指出的問題主要是:隨得隨抄,前後重複,失于剪裁;又不彼此互對,考定異同 ,時見牴牾 。但是,作為研究元代曆史的史料來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價值更高。元代的13朝實錄和《經世大典》已經失傳,其部分內容賴《元史》得以保存下來。《元史》的本紀和志占去全書一半,而本紀占全書近1/4,《文宗紀》竟多達一年一卷。有人批評它不合定例,不知芟削。然而這種作法卻起到保存上述失傳史料的作用。就見于列傳的蒙古、色目人而言,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沒有別的史料可供參考,後世對這些當時有很大影響的曆史人物的事跡只能通過《 元史 》才能了解。書成不久,就有朱右作《元史拾遺》,解縉作《元史正誤》。解縉還奉旨改修。清朝以來,不斷有人重修《元史》。留傳到現在的,有邵遠平的《元史類編》,魏源的《元史新編》,曾廉的《元書》,柯劭忞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兒史記》等。但它們都不能取代《元史》原書。197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元史》標點校勘本,是較好的版本。
  • 宋書
  • 曆史名人
  • 100篇 完結
  • 2009-01-28
  • 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個別傳文有殘缺﹐少數列傳是後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補。八志原排在列傳之後﹐後人移於紀﹑傳之間﹐並把律曆志中律與曆兩部分分割開。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歷仕宋﹑齊﹑梁三朝﹐曾自稱“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齊永明五年 (487)時﹐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詔撰《宋書》。他依據宋代何承天﹑蘇寶生﹑徐爰等修撰的《宋書》及其他記述宋代歷史的書籍﹐增補宋末十幾年的事跡﹐只用一年時間﹐到六年二月就完成紀﹑傳七十卷﹐後又續修八志三十卷。沈約以文字稱世﹐有文集九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劄﹑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該書篇幅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很注意為豪門士族立傳。沈約在宋時曾撰《晉史》﹐未成。當時流行的諸家《晉書》﹐記述典章制度的極少。他在《宋書》諸志中的敘述﹐往往上溯到魏晉﹐可以補《三國志》等前史的缺略。禮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會﹑輿服等合在一起﹐樂志詳述樂器﹐記載樂章﹐都是較好的體例。州郡志對於僑州郡縣的設置分合記載簡略﹔律曆志詳細記載楊偉《景初曆》﹑何承天《元嘉曆》﹑祖沖之《大明曆》全文﹐從中可反映當時自然科學水平。特設符瑞志﹐從遠古敘起﹐既乖體例﹐又荒誕不經﹔缺食貨與藝文兩志﹐亦是該書的缺點。
  • 大漢帝國風云錄
  • 曆史名人
  • 340篇
  • 2009-01-05
  • 本書以“深入曆史與跳出曆史”的原則,描寫了距今1800多年的錯綜複雜的曆史進程和波瀾壯闊的爭霸戰爭。小說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隸的身份救出鮮卑大帥,逃回大漢,由一個普通士卒開始,屢立奇功,成為將軍,從而影響整個漢末曆史為主要線索,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再現了東漢末年風云變幻的曆史風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變天下命運的奮斗,揭示了曆史運動的發展的規律。 李弘與朋友戰友的情誼,與敵人的浴血厮殺,與幾位佳人的感情糾纏,與整個大漢命運的關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扭轉著整個天下的局面。 本書還在漢末的社會生活場景上頗費筆墨與心思,從宮廷到戰場,從都城到鄉野,從大漠到中原,力求還曆史以原貌;從政壇角逐到沙場交鋒,從典章禮儀到人情風俗,力求展現大漢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 縱橫大漠──豹子謎一樣的出身; 白衣如雪──與伊人美麗的愛情; 血路綿延──大漢子民艱險的回歸; 邊疆酣戰──大漢北疆血鑄的長城; 廟堂陰謀──士人與武人的矛盾 有我無敵──為大漢化作鐵血鋼刀 屯田塞外──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飲馬黃河──為天下重整華夏江山 馳騁江山九萬里,笑傲春秋一世名 大漢天威,有我無夷,大家一起來華麗的戰吧!
    • 47
    • 48
    • 49